明初虽然实行“禁海”政策,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,明中后期福建沿海一带私人海上贸易发展迅速,逐步形成具有海上政权雏形的“海商———军事复合体”。由此,在民间形成一种“海中以富为尊”的社会风气,并孕育了海权思想的萌芽。地方官府则对严厉的禁海政策作了新的思考,主张开海贸易,既利民生,又弭寇患。而郑氏海商集团提出“通洋裕国”论,力主“大开海道,兴贩务港”,集中反映了明代后期整个民间海洋观念的变化趋势。
《厦门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4期
[值班总编推荐] 北京“体育八条”能否打响体质保卫战
[值班总编推荐] 习近平: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 ...
[值班总编推荐] 闽台亲上亲 融合 ... 融合之光辉映...
朱晓凯:每一个人的历史都应该被记录
【详细】
詹 丹:一处被忽视的点烟“闲笔”
解读民心、民本、民生、民意与民情
无论什么角度的“中国风险论”都站不住脚
手机光明网
光明网版权所有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